前几天,我作为一种自我练习,画了一张虚构房间的插画。
本来打算先设定好这个房间的住户——
他做什么工作、是什么性格、兴趣是什么之类的,
结果画着画着才发现,
房间里摆的东西几乎全都是自己日常见过的物品,
换句话说,画出来的竟是一间跟我或朋友的房间一模一样的房间……
震惊。
我一直觉得,居住空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个性的地方。
从工作的角度来说,理应根据每个角色的性格去画出不同风格的房间。
而且我也认为,
房间的背景是能视觉化地表达故事中无法完全呈现的部分的重要元素。
正当我在重新思考“舞台背景真的非常重要”这件事的时候,
却发现自己的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也许是最初的设定方式不好,
也许是参考资料搜集得不够,总之原因很多。
但归根结底,我还是觉得自己的表现手法、思维的广度太窄了……
有点沮丧。
不过能发现新的提升方向,也算是好事吧。
加油,继续努力!
初次见面,我是原っぱ。
平时从事背景绘制的工作。
最近我迷上了通过图片搜索
来查找引起我注意的植物的名字。
反复这样做之后,我渐渐开始记住一些植物的名字了。
比如:“哦,原来这花是这个季节开的啊”,或者
“这种杂草真的经常见到呢”,
那些原本只是模模糊糊记得的事情,
似乎开始更清晰地刻印在脑海中了。
另外,换个话题,前几天在后辈的邀请下,
我去河边观察了一些石头。
虽然说是大致普通(?)的石头,
但仔细对比之后,颜色、形状等完全不一样。
查了一下每种石头的名字和形成方式之后,
我也逐渐能分辨出它们的不同了。
从事背景绘制时,往往需要画一些平时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东西。
我觉得,很多背景画师都有一种
“想把这些微小的东西也画得有区别”的愿望。
而“亲自走出去,一样样地查名字”这种做法,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我再次深刻感受到它的有效性。
目标是——成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