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日记

京阿尼员工日志
THE☆笨蛋日常一代

全部今日
已译未译

高尾一也


我的手机能拍8K的视频。

试着拍了一下分辨率真的很高,

“这,这种叶子表面有褶皱来着…”

“我,我的手上有这么多皱纹…”,

被平时观察不到的镜像所震惊。(抱歉全是褶皱)


把画质降到4k还能拍60帧,试着拍了下感觉视频十分顺滑,

作为一直在1秒里24帧环境下的动画制作者,

再次感受到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

和通过镜头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用自己的眼睛看的时候有时候分辨率很高,

有时候分辨率很低,帧数也不稳定,

再加上像是有自动对焦的感觉一样(笑)。


思考我们制作出来的8K的影像会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的时候就会感到很兴奋!

不过现在我还是打算认真的磨炼技术。


我常常会在下班后去看电影。

每次我都会想:“啊,要是座椅前像新干线上一样有个小桌子,我就能边看电影边吃便当了,那该多好啊!”

因为每次下班后,我都饿了。

但是,我的这个想法因为“那样可能会影响到观看电影的专注度!”而并未得到众人的认同,真是有些遗憾。

的确,如果我开始吃热腾腾的烧卖便当或者咖喱,可能会引起一些味道上的困扰。

 

谈到电影,我想提一下即将在8月4日上映的《特别版 吹响!上低音号 ~合奏比赛~》。

我真的很期待能尽快在电影院里看到它!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吹响!上低音号》拍摄的一个特色。这部作品高度重视胶片感。

我们处理影像时,试图让每一帧都仿佛是用真实的胶片相机拍摄的,给人一种轻柔、薄透的质感。

这种处理手法的存在与否,差别其实非常大。

即使乍一看画面好像什么都没做,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做了相应的处理,从而营造出全片的氛围。

含蓄而优雅的处理方式,就是《吹响!上低音号》拍摄的秘诀。

 

我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这部作品。

真的很期待8月4日的到来!

 


译者: 廉晓易

这个世界上似乎有些人喜欢在半夜开始做点心。实际上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我做不了那种特别讲究的,只能做做那种混在一起然后冻一下或者烤一下的点心。

前段时间做了下意大利布丁。一边想着这大半夜的我在干啥,一边做的时候达到了“无”的境地,不可思议地舒畅了起来。

要说我做出来的东西好吃不好吃呢,只能说尝起来有鸡蛋牛奶和奶油奶酪的味道。也就是说味道并没有融合到一起。明明是按照食谱做的,真是不可思议啊。

在摄影工作方面我十分注意要让画和画之间协调起来。这方面也是虽说有类似食谱一样的公式化方案,但是照着它直接合成画面的话,很多情况下出来的效果都不会很好。

要做出好的影像,虽然有时需要一步步像做点心一样,烤一下、冷却一下再用烤箱“叮”一下,不过也有时候意外的只加盐不要其他步骤,反而味道会更好。

一边吃着布丁一边觉得无论是做点心还是制作影像都需要审美。


我发现家里的花盆里面疯狂地长杂草,

就稍微没管它一段时间,

结果发现里面结了一个果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果子变得很大,

感觉有些恐怖的我靠近之后仔细一看,

原来是个西瓜!

这就是我今年夏天的回忆,虽然已经到秋天了。


虽然并不知道是谁种的,不过西瓜最后长到了铅球那么大。

吃了之后发现它特别甜,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而且比起店里面卖的更红,种子也更多。

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啊。


工作方面也有时会察觉到“原来前辈当时说的是这样的啊!”。

即使当时自己没能察觉(非常抱歉。。)

但种子已经种下,而最终察觉到的时候就是收获的时候,

就像吃掉美味的西瓜一样成为了自己的力量。


一边想着这样的事情,一边在花盆里种下了西瓜的种子。

期待明年。



摄影使用的软件,

用到了很多的特效。


震碎物体的特效,

让物体摇摆起来的特效,

还有那些给人一种老电影印象的特效。


因为真的有很多种类型的特效,全部记住的话会有些难。

把这些不同的特效组合起来还会得到新的特效表现,

所以说想找到最适合画面表现的特效还是要花些时间。


虽说话题切换地有些突然,不过在时尚圈的世界里,

有一种穿衣风格叫Normcore。

这种风格给人一种终极的普通感,这种普通反而看起来很帅的感觉。

我有时候会想,在画面里,相较于搭载了一堆CG特效,普通一点的话是不是会显得更帅?

不,不应该是这样的,品味……作品性……

话说回来,到底什么才算是普通的画面嘛!

每次沉浸在这些想法的时候转眼就到晚上了(笑)


要是说回来到底我想表达什么的话,

其实就是摄影这项工作真的很有意思这件事情!是的。

译者: 廉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