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9 篇
最近看自己的手的时候,
突然发现上面的老茧比学生时期变小了。
明明是做动画为啥反而会变小……
不过仔细一想,
也许是因为现在学会了在握铅笔的时候不过分用力。
进到公司之后,
为了稳定的画线而慢慢地改变铅笔握法,
成果也逐渐地展现了出来。
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握法,是我成长了的表现,
不过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老茧是努力画画的证明,
它变小也让我感到有些小伤感。
大家好我是藤田!
利兹与青鸟公映啦!
大家都去看了吗??
我前些日子去影院看了!
虽然很可惜没能参与这部作品的制作但看到响利兹注入热情的staff们
我也要加油做紫罗兰花园啦✿
在影院把利兹的联动爆米花放膝盖上以万全的姿态面对了
但!
入迷得连吃爆米花的空闲都没有。
这部作品,让人全程大气都不敢喘呢。
久疏问候。最近天儿也渐渐暖了起来,春的味道扑面而来。
前几天,看电视的时候才知道日本人对颜色的概念仅仅就是黑白、红蓝。
(这个意思是说从黄色开始到紫红色都算红色系,从黄绿色到蓝紫色这样的。)
然而中国人把黄色系和紫色系从红色系中细化了。(约1500年前)
从此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江戸后期为了能在印染物上表现出绿色第一次把蓝色和绿色一分为两类,这样。
也就是说开始正式使用绿色至今不过二百多年。
这就是为啥青信号灯是绿色的但沿用的写法是青信号灯,青苹果是绿色的也写成青苹果。
反过来说「郁郁葱葱」有绿的属性但用青来表现更好。
所以说并不是日本人没有建立起绿色的概念,不知道绿色的存在,
而是仅把青色和绿色看作一个色系罢了。
太感人了。
语言这种东西,每天都在进化或者说都在变化啊。
大家好,我是羽根,最近的我对于很多事情都很好奇。
各位是否知道"激光视盘"通称"LD"这个东西呢?
就是那种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大家依然在使用的,类似于DVD光碟的大哥一般的圆盘。
虽然我来问你们也是有些那个……因为其实我也基本没有见过那个玩意。
在我小时候看动画片放广告的时候,一般都是录像带和LD光碟的促销。还记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大小和精密度,价格非常吓人。
所以说这个东西不仅是周围都没有人买过,在我的心中也成为了谜一般的存在。
现在已经到了blu-ray主流的时代了,下载观看也早已为人接受。所以这个时候要是看见LD这么大的盒子,我觉得好像应该正襟危坐地观看。
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买一台放映机,用LD来播放一部回忆中的作品呢。
我是羽根,谢谢。
前些天收听的广播中,介绍了北大路鲁山人的散文《梅与莺》。
#梅与莺:惯用句,意为相得益彰,绝妙的配合。
对于长期使用的和歌诗人而言,《梅与莺》这首和歌表现出一种事物中存在永恒不变的真实,
在调和与统一的基础上构成的事物,不会落后过时。
这个观点是鲁山人先生思考过后,得出的见解。
我作为动画工作者,切身感受到自己和映像、故事产生了深深的联系。
其实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元素,也有“套路”的部分。
比如魔女和魔杖,机器人和美少女。
我们公司是什么呢?女子高中生和...乐器?